光纤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概念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等材料制成的光导纤维,能够通过内部反射的方式将光信号传输到远方的设备中,具有高传输速度、宽频带、低损耗等优点,在现代通信、广电、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光纤概念是什么时候提出的呢?
20世纪初期,电信工业的迅速发展引发了人们对于传输带宽的无限扩展的需求。在19世纪末期,英国物理学家拉曼(Raman)和斯特克斯(Stokes)等人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纤现象,即:当光通过材料中的空气和玻璃等两种介质变化时,会在材料中不断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该现象成为了光纤技术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和电讯公司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理论:如何使用毛细管来合成一种用于光传输的纤维。这项理论为后来的光纤传输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斯文·霍博(Sevn B.Hoeb)和韦利·布赖顿(Welly Brattain)等人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利用纤维导光的现象。此后,人们开始大规模地进行光纤的相关研究。20世纪70年代,光纤使用相关技术逐渐成熟,随着半导体激光器和探测器的广泛应用,光纤传输技术逐渐成为一种主要的通信方式。1977年,美国制造商科罗纳公司首先销售了一种使用光纤传输技术的音频系统,标志着光纤技术开始商用。
1980年,美国电视和电讯公司贝尔实验室发明了一种新型的低衰减光纤,大幅降低了光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干扰,使得光纤传输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音视频传输、医疗诊断等领域。1990年代中后期,光纤技术逐渐完善,传输带宽和速度得到了大幅提升,使得光纤网开始普及,同时也给网络针对性建设和升级方向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1983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独立数学家凯斯·施特末(Kai Siegbahn)和泰奥多尔·哈钦斯(Theodor Hänsch)提出并实现了稳定的光纤激光干涉仪,为光学计量和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光纤的概念和相关研究历史相对较为复杂,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实践,光纤技术逐渐成熟,现在已经应用到了广泛的领域中,可谓是现代通信和科技的重要代表之一。